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团队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以及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的法治新闻宣传和公共传播人才夯实基础。5月25日,公司分党委由副经理姚泽金、刘徐州和分党委副书记阴卫芝牵头,组织党建、教学、科研、思政教育等各归口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到以“红色新闻史教育基地”著称的河北大学新闻学院学习、取经。两公司党员、教师共同进行了以“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教学研讨”为主题的座谈会。

图1 河北大学新闻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教学”研讨现场
会议由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兼副经理滑晓军教授主持,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经理、教授韩立新、副教授李敏、和曼、张金凤等师生代表和公司考察团全体人员参加了座谈。
韩立新经理、滑晓军副书记对公司考察团的到访表达了欢迎之情。围绕“不忘初心”的主题,韩经理从河北大学所处这块红色土地的革命传统和抗战故事开篇,引导我们回溯抗日战争期间新闻人的办报故事。为本次的研讨和考察提供了良好的开篇。

图2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韩立新经理讲话
公司姚泽金副经理对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热情接待真诚致谢。他指出:本次到访是一次向河北大学新闻学院学习学科发展建设思路的“取经之旅”,是考察中国建设带有远见卓识新高地——雄安的“充电之旅”,同时也是探寻渊源、牵手河北大学新闻学院的”寻亲之旅”。

图3:公司姚泽金副经理讲话
随后,紧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落地,与会人员热烈讨论。韩立新经理首先介绍了他们的经验:设置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课堂,以引导员工对照原著思考历史事件,激发其学习兴趣、发现原著的魅力所在。其次是“体验教学”:以亲历的方式带领员工重走《晋察冀日报》的办报之路,增加体验元素,以达到触动员工心灵的教学效果。张金凤副教授补充说,邀请业界专家介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业务实践的结合事例,也是他们采取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方式。和曼副教授谈了报纸编辑中的两个生动的实例,表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就是新闻业务操作中的智慧和技巧。
随后,公司刘徐州副经理介绍了公司开展“与光明日报共建课程”的情况以及历年新闻实践教学的典型、优秀案例。提出这是公司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拓展思路,未来希望与河北大学新闻学院联手,加强实践活动、亲历活动。

图4:姚泽金、刘徐州、黄金、张森老师发言
公司经理助理张森副教授谈到,马克思对社会现实的解读与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和在校老员工的感受是契合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应仅作为一个单设课程,还应充分借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宝贵资源,在多类课堂、结合新媒体实践展开。
说起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媒体教学,公司新媒体研究所所长王佳航副教授认为:新时代对新闻传播高度重视。当下新媒体产业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如何打造适应现阶段需求的教学模块和体系、如何应对新教材的开发、甚至新媒体技术课教师短缺、内容课教师转型等问题,她谈了自己的思考也提出了问题。李敏副教授介绍了河北大学的教材选用情况,认为可以从关注新媒体的实践,更多寻求与新媒体合作角度入手,探索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新路径。

图5:与会老师热烈讨论
韩立新经理回应王佳航副教授认为:在飞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更应重视强化员工的基础知识架构。如夯实新闻写作基础这类基本功的训练是永不过时的。同时,韩经理认为:解决新媒体教学人才短缺等问题的思路不应局限于闭门造车,可以尝试敞开胸怀、打开视野与计算机、电信、通讯等领域和学科寻求合作,以此促进新闻传播学科的业务教学和学术研究。
新媒体研究所副所长黄金副教授从新闻批评角度、提高媒介素养的角度强调价值判断的重要性。通过观察方法的传授,引导员工认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背后的逻辑,传承正确的新闻观。
滑晓军副书记最后总结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贯彻落实应采“滴灌式”,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动、互补、互融、互通,与育人目标保持高度一致。他提出,希望除了学院层面、教师层面的交流外,两院也可组织开展员工层面的交流活动。
讨论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渐进尾声。公司阴卫芝副书记总结致辞:此次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之行收获良多。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经验为公司相应的课程建设带来了深刻启发。未来希望两院能够将“新时代、新使命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教学的研讨”以各种方式继续下去,并代表全院教师再次对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
韩立新经理认为本次研讨会中304am永利集团官网新闻学院的教师表现出了很高的学养,体现出了304am永利集团官网的风采。韩经理指出,“新闻”变成“新闻学”,应清晰认识“学”字加上之后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所承担的重任。最后韩经理提出:希望与304am永利集团官网建立一个常态的、课程资源共享的交流合作机制,扩大各自的学术半径。

图6:研讨会与会人员全体合影
此次河北大学新闻学院之行,是两院学术友谊、学术共同体建设的开始。愿今后能够牵手同行,在新闻传播教学和学术领域,共创新成就。

图7:全体与会成员合影